用“三板斧”整治临违建筑联盟街道临违建筑实现零增长
发布时间:2016-04-01
来源:

       盘龙临违建筑整治的号角吹响后,3月25日,联盟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对金星小区西门违章建盖的一报刊亭进行拆除,还路于民。3月28日,又对金星立交桥下流浪乞讨人员自行搭建的房屋,及麻线营公寓对面废品收购站楼顶的违法建筑进行拆除。

  随着这3处违法建设地块的拆除整治,联盟街道辖区内已经没有新增的临违建筑。

  日前,盘龙区召开全区临危建筑综合整治暨安全生产工作会,会上提出,全区要开展一次地毯式、拉网式、网格式大检查,相关部门对临危建筑要严格执法,坚决执行。对于临危建筑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露头就打,不留死角。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2010年开始,联盟街道就按照此要求对临违建筑采取高压态势,不管哪里有“风吹草动”,都逃不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的“火眼金睛”。

   工作中,街道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一套临违建筑整治的长效制度。整治前做好思想工作、一以贯之的加压态势,加上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这“三板斧”让 联盟的临违建筑整治工作成效显著,辖区内的违法建设情况得到有效遏制,5年来,辖区内临违建筑越来越少,今年甚至出现了零增长。

  方法一 

  对症下药先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联盟街道地处昆明主城区,虽然没有像其他涉农街道那样集中突出的临违建筑问题,但辖区里老旧小区多,私搭乱建的现象也屡禁不止。

  “私自搭建偏厦、私自封露台、单车棚外私拉乱接电线……这些都是老旧小区里整治的‘顽疾’,非常难下手。”联盟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负责人蒉俊称,对待老旧小区里的临违建筑,街道、社区执法人员采取的是分门别类、对症下药做好思想工作的方法。

  比如金星小区公建部分的配套设施本不齐全,很多有十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里的单车棚都是后来加盖的。在整治的过程中,街道、社区会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帮助这些小区规范单车棚,并重新排线,防止居民为了给电单车充电而私拉乱接电线。

   对于住户私自搭建偏厦的问题,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会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居民的实际困难,整治前提前做通居民的思想工作。如果整治的对象是困难群众或下岗 职工,社区、街道会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先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或为其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或帮助其找工作。在解决了困难群众的难题后,再去做 拆违的思想工作,难度就会小很多,对方也会主动配合。

  此外,违章封露台也是小区里违建的最普遍现象。联盟街道的原则是发现一起,坚决制止一起。

   几年前,金康园小区靠近北京路有3家住户,将自家的楼台私自封了。为了做好拆除工作,街道每天都派出两名社区工作人员和两名执法队员上门做住户的思想工 作。住户故意躲避,天天晚回家,执法人员不怕辛苦,每天守到深夜十二点多。守了好多天后,终于等到回家的住户,做通其工作后同意配合执法人员,拆除了私封 的露台。

  “露台问题大多在处于萌芽状态就被我们制止了,对于那些拒不配合的,我们会上报市住建局,对其房屋产权进行冻结,不准上市交 易。”蒉俊说,对于配合整治的住户,街道会在拆除露台后帮他们做好房屋的防水等后续保障工作。即使是事后,只要住户反映有漏水或渗水情况,街道也会承诺帮 其维修。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群众,临违建筑整治也不例外。

  5年来,联盟街道总结出,临违建筑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整治前,执法人员都会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出发,说清楚临违建筑的危害,把身边发生的鲜活案例告诉群众。此外,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多帮其解决实际困难,群众也会以心换心支持整治行动。

  “如果群众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就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只有把群众的思想工作做通、做好,让群众配合们工作,才能真正啃下临违建筑整治这块‘硬骨头’。”蒉俊说。

  方法二

  长效机制保证临违建筑不反弹

  临违建筑不时地回潮、不停地回潮,整治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违法建盖的速度,违法建筑的还没有整治完,又不断地在产生。这是临违建筑整治中最大的一个难题。

  在联盟街道,通过连续5年来的重点整治,临违建筑已经越来越少,在今年甚至出现了零增长。除了执法人员廉洁自律,不畏困难,敢于管理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街道有一套符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临违建筑整治长效制度。

  首先,街道明确规定,巡查力度要保证。明确街道副科以上领导(含改非)、各科室、各社区责任范围,落实巡查网格责任。

   具体做法是以社区为单位,把联盟街道辖区划分为大小不同的网格,由社区书记“挂帅”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责任人,让其对自己所负责的网格进行巡查。 在巡查过程中,一发现临违建筑就立即上报到街道。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就会派出执法人员前往制止、处理。同时,联盟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还派出一个由10 名执法队员组成的机动巡查组在辖区里巡查。

  “机动巡查组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联盟街道的辖区里四处‘转悠’,只要发现临违建筑就立即制止, 谈妥就拆除。这样,在发现的第一时间对临违建筑进行处理,避免因为上报耽误时间。有些临违建筑可能一个晚上就成型了。”街道相关负责人称,这样的巡查机制 能保证把临违建筑扼杀在摇篮里,真正做到了凡事预则立。

  此外,联盟街道还把对临违建筑的巡查重点放在了节假日。联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求街道、社区值班人员在节假日期间坚持高密度巡查,防止突击抢建。

  其次,加大工程周边的管控力度。虽然联盟街道辖区内的城中村改造已接近尾声,但对目前还在建的工地,街道一点都不敢疏忽。不仅严格落实巡查网格责任人,确保临违建筑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此外,街道还和安监站合作,双方同时巡查监管,确保无遗漏、无死角。

   再次,做好临违建筑整治的宣传工作。街道,社区利用“五级治理”这一机制,在临违建筑整治工作中,发挥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宣传员”的作用,把临违建筑 整治的政策、法规传达到每个居民。面对面、人对人的做工作,把全民的积极性调动到最大化,确保整治工作有效、有序、有力推进。

  方法三

  保持高压态势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3月18日,盘龙区召开全区临危建筑综合整治暨安全生产工作会后,联盟街道立即着手自清自查,发现辖区内还存在两处临违建筑。一处在金星立交桥下,一处在麻线营公寓对面废品收购站楼顶。

  3月28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出动20名队员、10名工人及一大一小两辆垃圾车对金星立交桥下流浪乞讨人员自行搭建的房屋进行拆除。两个小时以后,居民身边的安全及消防隐患被清除,市容市貌恢复了整洁。

   同一天,麻线营公寓对面废品收购站楼顶的违法建筑也在整治行动中被一并拆除。行动前,联盟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先对租户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并播 放了官渡区东盟联丰农产品商贸中心发生火灾,造成严重损失的警示教育片给租户观看,让租户的态度从开始的不配合变为配合。很快,违法建筑被顺利拆除,清除 了危及租户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问题。

  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这是联盟街道整治临违建筑工作中的一以贯之的“作风”。

  5年来,联盟街道进行过多次果断、坚决的大规模整治行动,成效非常显著。

  2010年,联盟街道辖区查出疑似违法建设175个地块,其中有手续的131个地块,列入城中村改造的5个地块,有历史原因形成的5地块。截至2010年底,33个地块已及时进行整治,剩余一个地块(忠明路翡翠郡小区)也于2015年进行整治并已上报核销完毕。

  2011年至2013年,街道辖区共发现10处临违建筑,除金康园游泳池违法建设由昆明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负责查处外,其余地块均已整治完毕。

  2014年,联盟街道辖区共发现新增违法建设10个地块。经现场查勘,确定北京路810号玛利亚医院对面小区内未发现违法建设;长寿路大厂村门口建设的钢架大棚已由盘龙职业高级中学按相关规定进行了建设项目招标,不属于违法建设。其余8个地块均已整治完毕。

   2015年,联盟街道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0起,未结案新增违法建设共5个地块:金星立交桥旁金江路城中村楼房已列入城中村改造征地范围,相关征地拆迁事 宜属金辰街道办事处;盘江东路839号龟龙湖公园内漫咖啡不属违法建设,仅进行过店面装修;联盟路万宏国际珠宝城楼顶已拆除完毕;溪畔丽景小区二号门处大 龙火锅,因餐馆所在建筑有楼梯直通楼顶,下雨时雨水会沿楼梯流入建筑内,所以该商户在楼梯顶部搭了遮雨棚,四周通透,仅用于遮雨……

  从2010年至今,联盟街道对临违建筑保持高压态势,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的违法建设情况了若指掌,不管哪里有“风吹草动”,都逃不过执法人员的“火眼金睛”。真正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露头就打,不留死角。

  这是一场攻坚战!联盟街道党工委书记刘美仙表示,今后的整治工作不会放松,要求不会降低,坚决防止违临建筑卷土重来,努力保持辖区内新增临违建筑零增长的好成绩。

 

 

本报记者:雷晴 王雪玲

新闻来源:《昆明日报》A04版

上一篇: 度假区全面整治违法建设海埂片区93个小区成重“拆”区
下一篇 市人大常委会对《昆明市城镇绿化条例》执行情况检查时提出强化管理严把城市“绿线关”
昆明市网格化综合监督指挥中心
联系电话:0871-63160289
滇B2-20090009-5
技术支持 昆明信息港
扫码关注网格昆明
"爆料"身边的
城市综合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