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今年我市将采取与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签订军令状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信息共享多部门联动查处、3类监督员 巡查上报、基层干部率先公开承诺、卫星图斑实时掌控、瞒报漏报严肃处理6项新措施全面开展违法建设整治工作。”昨日,谈到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推 动昆明市改革发展座谈会精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邓卫东表示,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将按照“创新理念、优化机制、城乡 一体、全面发动”的总体要求,深入有效地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着力打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面貌。
邓卫东介绍,去年全 市城管执法部门共拆除原普查存量和新增量违法建筑1020宗、面积约378万平方米。同时对全市范围内56条道路两侧的临违建筑进行集中整治,特别是将机 场高速、东绕城线、广福路、滇池路、环湖东路5条道路作为重点整治对象,分四批共普查临违建筑330宗,目前共拆除35宗。
据统计,为 解决“如厕难”的问题,去年我市新建垃圾中转站6座、新建公厕36座、提升改造公厕22座,完成了200辆新能源环卫车辆的采购并分别配发到主城五区投入 使用。同时,根据南博会会展中心周边市容环境整治和提升工作的需要,购置了8座移动公厕。“今年我市将确保主城区完成新建公厕364座、改造提升402 座,其他县(市)区完成新建公厕283座、改造提升378座的城市公厕建设任务。”邓卫东表示。
在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中,以第4届南博会 和第24届昆交会为契机,将重点对主城区确定的65条重要城市道路的占道摊贩、流商小贩实施严控。对于流动摊贩较多的次要街道和次区域,我市采取在次要道 路边角、小街小巷等地利用画线或引摊入市的方法进行管理,使城市管理工作更趋人性化和社会化,逐步达到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目的。目 前,全市已建成30个引摊入市点。
“昆明市将进一步加大对涉嫌违规和市民投诉工地的查处力度,倡导文明施工、文明运输,整治建筑工地和 建筑垃圾运输源头工地存在的各类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环境和市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邓卫东还介绍,昆明数字城管运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3S等 技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再造城市管理流程。2015年,昆明市地理信息普查面积已达630 平方公里,城市部件普查已达164万件。今年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网格,着力构建信息采集、任务派遣、监督评价 “三位一体”的工作运行机制,做到管理对象精细化、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手段精细化、管理职责精细化、考核评价精细化,实现城市管理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 边。
此外,针对城管执法工作中日益显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将定期开展对全市城管执法人员的培训,纠正在城管执法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能。
本报记者:孙潇
新闻来源:《昆明日报》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