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全市乡镇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副中队长以上城管系统干部,开展了一场反贪污反渎职教育培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建筑垃圾处置管理领域成为城管系统新的犯罪高发区,去年至今已有9名执法人员因此受到法律制裁。
培训邀请了市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综合指导处处长邓水云进行讲座。据了解,市检察院去年起开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危害民生民利”渎职犯罪案件专项行动, 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共发现24起建筑垃圾处置管理领域玩忽职守、贪污受贿、渎职侵权的违法犯罪案件,共涉及29人,其中9人为城管系统执法人员,目前均已受 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邓卫东介绍说,近年来,城管系统出现的违纪违法问题,大多是由外部监 督发现的,为了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城管部门将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做到廉政风险及时发现、及早处置。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全市各级城管部门将全面 开展廉政风险排查,按照职责范围,突出重点环节,采取岗位自查、不同岗位互查、领导帮助查找和集体排查等方法,认真梳理每个岗位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 通过梳理分析,确定应当重点关注和优先控制的风险。同时,将针对排查出来的廉政风险、违规违纪苗头,依据廉政风险轻重程度,分类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对易发 廉政风险,重点防控;对有风险苗头的风险点,提前防控,通过健全完善制度,形成降低廉政风险的长效机制。
邓卫东还表示,在未来的工作 中,城管部门还将注重执法前置,提升执法效果。“从违法行为的发展演变过程看,一般的违法行为都有一个违法预备、违法实施、违法既遂的发展过程,比如城市 规划管理方面,建设违章建筑都会有一个准备建筑材料、打筑地基等前期行为,如果执法人员能及时发现,并及早采取制止措施,就有可能把违法行为扼杀在萌芽状 态,从而就可以减少或避免进行违法建设的相对人因违法既遂而导致强行拆除造成的损失,也会减轻强制执法的后果。”邓卫东说,同时城管部门还将坚持“以人为 本、执法为民”的原则,尽量以教育开导方式为主,善于变堵为疏,做到堵疏结合,尽力得到管理对象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本报记者:孙潇
新闻来源:《昆明日报》A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