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平均每天要产生1.2公斤垃圾,昆明主城区每天产生的垃圾约有6000吨左右,其中大部分都可以通过资源回收‘变废 为宝’,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进行垃圾分类。”日前,由官渡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昆明源润祥再生资源产业管理有限公司等联合组成的官渡区生活垃 圾分类志愿者宣传队走进太和街道办事处,给40余位社区居民、公共单位负责人开展了一次生活垃圾分类培训。
培训中,“垃分叔叔”张峰屹 从不进行垃圾分类造成的资源浪费、有毒有害垃圾造成的危害、国外发达国家在垃圾分类方面的先进经验、国内部分城市积极开展的一些有益尝试等方面,给参会人 员进行了讲解。“回收一吨废纸,可重新造出800公斤好纸,还能节省300公斤木材,相当于少砍了17棵大树。一节一号电池腐烂在土地中,能使一立方米的 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而一粒纽扣电池就能让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以前知道垃圾分类后可以回收再利用,没想到利用率能那么大。很后悔那么多年家里的废报纸、废塑料、酒瓶等垃圾没有进行分类回收,不仅给垃圾处理带来了负担,还浪费了那么多资源。”听完培训,一位社区居民感慨地说。
据了解,这次培训是官渡区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宣传队首次开展的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之后,官渡区将以太和街道办事处、关上街道办事处为试点,逐步在全区开展各式各样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积极引导辖区居民、学校师生、企业单位做好垃圾分类,共建美丽昆明。
本报记者:孙潇
新闻来源:《昆明日报》A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