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是落实“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需要。2016年3月,该市被确定为全省设区市城市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市,接受任务后,认真吃透改革文件 精神,立足本地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重点从管理体制、保障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变革求新,今年9月,已圆满完成改革各项任务,诸多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 列,逐步探索形成了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的“新余模式”。
化零为整,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构建“全域城管”。着眼新 余规模小、人口少、市区同城的实际,该市将高新区、仙女湖区、渝水区和主城区范围内的新钢片区、铁路片区城管执法职能统一上划到市城管局,实行“市局管 总、区域主抓,上下联动、全域执法、无缝密合”工作模式,通过市级统一执法,达到上下协调、标准统一的效果。围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将规划、住建、房 管、人防的全部行政处罚权和公安、交通、水务、环保、民政、市场监管(含食品药品)等涉及 城市管理的部分行政处罚职能划转到城管部门,实现“一个行业一支队伍管执法”,城管部门统一执法职能由141项增至431项,通过综合行政执法降低执法成 本,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实行公用事业统管,将原先由县(区)负责的主城区小街小巷环卫、市政、园林、照明等公用事业统一划归市级管理,并把环卫清扫保洁 等作业向城市规划区扩展,做到统一管理、统一标准。
三位一体,建立执法保障体系,打造“金盾城管”。一是强 化司法保障,组建公安局城管执法保障大队,负责城管执法保障工作,对突发性事件、暴力抗法事件等进行现场布控和及时处理,提高城管的震慑力和公信力。成立 了江西省首个城管巡回法庭,建立城管非诉案件“审执一站式”的工作新模式,有效缩短了办案时间。二是强化人员保障,在全国出台了首个市级城管局新“三定” 方案,城市执法人员数量由原来占城市常住人口万分之五上升到万分之八,全部做到人员、编制和身份三到位。设立了市委党校城管分校,定期对市、县(区)城管 执法系统人员开展全封闭集中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城市管理执法经费、执法装备等参照公安机关标准安排和配备,以后每年按财 政一般收入增长幅度逐年增加,并在全省率先举行了全体执法人员着装仪式,城管队员全部换上了新装。
由静及动,构建难题破解机制,打造“活力城管”。按照中 央、省关于城市管理执法重心下移的要求,市长热线“12345”直接下沉到市数字城管监 督指挥中心,与数字城管平台整合,统一受理涉及城市管理的各类问题,提高民生事件的快速处理能力,搞活数字城市管理。与公安部门联动,建立机动车停放管理 联合执法机制,从7月起,对城区人行道机动车违规停放信息纳入交警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城管和公安交警联动处罚,截至目前已查处违规停放车辆1.5万余 辆;由环保部门委托城管部门现场对噪音进行调查取证,确保技术监测和执法处罚相协调,做活部门公务联动。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原则,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 理,将环卫、园林等公用事业作业全面推向市场,激活管理市场。目前,全市共引入资本7374万元/年,服务外包企业1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