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民情驿站释放基层治理大能量
发布时间:2023-02-21
来源:昆明市智慧城管公众信息网

       从退休人员到群众推选的楼栋长,前后几年时间,家住东川区起嘎片区的居民何存娣就转变了两个角色。

  从原单位退休后,何存娣与几个同事到东川城区租房居住,但接连上涨的房租,让她们苦不堪言。“为住房难题东奔西走,说起来无奈又心酸。”何存娣说,后来,东川相关部门协调并帮助她们到嘉和社区廉租房居住,合适的房租让她们不再烦恼。

  住得安心,让何存娣打开了心结:“解决居住问题后,我依然关心大家的生活,只是换了种方式方法。换种方式,更是换种心情。”无论社区老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何存娣都积极跟社区沟通,并协助社区解决困难。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她帮助大家找到不少物资,这一来一往之间,大伙从心里对她产生了认可。之后,嘉和社区推选楼栋长,何存娣被大伙推荐为楼栋长,这一切都得益于民情驿站这座连心桥。

  “倾听你的心声,诉说你的困难。”在嘉和社区民情驿站,墙上的话格外醒目。“你依然可以诉说烦恼、寻求帮助,只是我们应该选择更好的方式。”何存娣诚恳地说。据介绍,民情驿站本着让群众“多跑路”不如干部“多跑腿”的原则,灵活拓展“社区吹哨、党员报到”等多种形式,通过职能部门下沉社区“报到”,发挥难点“攻坚”作用,“听”民意、“解”民忧,搭建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积极帮助群众就业,也是民情驿站的主要工作之一。在东川铜源社区,民情驿站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社区倾听社情民意。针对居民反映较多的“就业困难”情况,社区一方面为群众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信息;另一方面组织群众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无论是厨师、家政,还是美容、电焊,参加培训就能得到补贴。

  民情驿站还是个“暖心站”。在桥北社区,“老年人小饭桌”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每年端午节、重阳节,社区组织各行各业志愿者到食堂包粽子、做包子,为困难群众、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送上节日温暖,有时还会为空巢老人举行知识讲座、健康讲座等。

  近年来,东川在全区选取20个村(社区)作为民情驿站建设试点,采取区级领导挂联乡镇、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负总责,行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网格员为直接责任人的模式,有效整合力量,全面压实各级责任,同时通过“驿站+综治中心+微网格”模式,融入综治中心建设,整合资源力量主动下沉一线,构建基层社会治理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五级联动机制初步形成后,累计收集各类矛盾纠纷信息561起2001人次,有效处置化解率达95%以上。

  目前,全区共有146个民情驿站,实现村、社区全覆盖。自民情驿站设立以来,全区刑事警情和治安警情逐年呈大幅下降趋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上升至全市第2位,小小驿站立足民情解决民生大事,撬动基层力量发挥社会治理大作用。

  

     本报记者:张星宇  通讯员:王长红

     新闻来源:《昆明日报》A06版



上一篇: 普吉街道社区监委会 推动落实社区民生工作
下一篇 滇池鲸鱼岛 带火乡村游
昆明市网格化综合监督指挥中心
联系电话:0871-63160289
滇B2-20090009-5
技术支持 昆明信息港
扫码关注网格昆明
"爆料"身边的
城市综合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