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网格化综合监督指挥中心以省市党委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住建厅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市政府办公室领导下,紧紧围绕加快“六个春城”建设,坚持稳中求进、主动作为,结合省市“两会”、GMS第八次领导人会议、国际友好城市大会等重点会议,以及市容环境整治提升和城市绿化美化等专项行动及特色风貌街区、严管街打造和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等重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网格化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
2024年,全市共受理网格案件2467722件,日均6742件,同比下降9.92%,为近三年最低。案件按时派遣率市级100%,区级94.54%,案件结案率99.68%。
(一)从网格监督来看。监督员巡查方面,市、区两级监督员加强了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和商圈、车站、酒店等重点区域的案件上报和监督巡查,全年巡查时长184.13万小时,巡查里程273.56万公里,上报案件240.74万件,占比97.56%,是网格案件的主要来源,其中,有近17%的轻微案件由监督员即时自行处置,减轻了职能部门的处置压力。
技术监测方面,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监测上报案件2122件,发现问题影响范围达7.57平方千米,占总案件影响范围的58.05%,有效弥补了人力巡查的不足,监测发现的案件主要是地面扬尘源和疑似违法建设。
(二)从案件区域来看。主城五区、三个开发(度假)区占案件总量的96.50%,其他县(市)区占3.5%。主城区官渡区、五华区案件量较多,度假区案件量较少;其他县(市)区滇中新区、安宁市案件量较多,宜良县案件量较少。整体来看,案件量以主城区域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外降低,与网格化监督巡查密度基本成正比。
(三)从案件类别来看。按影响范围计算,排名前十的类别占总案件的80.25% ,影响范围较大的类别为:地面扬尘源(5.62平方千米,占比43.10%)、疑似违法建设(2.41平方千米,占比18.48%)和暴露垃圾(0.46平方千米,占比3.53%)。总体来看,网格案件主要集中在街面秩序、市容环境和大气污染防治领域。
(四)从案件处置来看。全市平均结案率99.68%,其中,主城区99.79%,其他县(市)区99.64%。
需要关注的是,2024年市网格中心加强了案件催办督办和疑难案件处置力度,针对超期案件,温馨提示及催办督办64期,督促处置案件34143件,同比增长1.56倍,催办督办力度大幅提高;针对隐患案件,通过预警处置平台快速预警144件,平均速度1205秒,预警处置保持高效;针对疑难案件,通过吹哨报到机制处置947件,破解了诸多基层治理难题。
(五)从公众参与来看。公众通过市长热线接诉即办平台(35076件,占比60.27%)、微信公众号(23082件,占比39.66%)、媒体曝光和网站举报(42件,占比0.07%)等渠道上报案件58200件,占案件总量的2.36%,结案率98.49%,五华、官渡和西山区公众上报案件均超过1万件。公众上报案件及占比呈现逐年上升态势,表明公众对网格化管理的参与度和认可度不断提高。
需要关注的是:公众投诉主要集中在市容环境和街面秩序领域,达到5.4万件,占投诉总量的93%,其中,占道经营投诉量3.5万件,同比增长28%,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占道经营投诉较多的点位有:官渡区小板桥街道永中路海乐世界周边、五华区黑林铺街道普惠园小区周边、呈贡区吴家营街道民族大学周边。
下一步,市网格化综合监督指挥中心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找准网格化管理工作与国家、省、市发展战略的结合点,找准在“六个春城”建设中的定位和使命,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来谋划发展、推动工作,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特色优势和发展潜能,为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城市功能品质贡献更大力量。
供稿:指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