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环卫作业方式,不断提高环卫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率,整治渣运车辆泼洒污染路面、私拉乱倒等违规行为……去年以来,为进一步做好城市道路扬尘污染 防治工作,我市各级城管部门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相关要求,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和城市清洁水平,严要求、高标准做好城市道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广大 市民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主城区推进环卫一体化
“去年以来,按照《昆明市环境卫生作业规范及质量标准》,昆 明在全市建成区全面实施了‘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标准,转变清扫保洁作业方式,加大道路机械化作业力度,‘变扫为吸、变扫为洗’,实施降尘低尘标准化作 业,防控道路扬尘污染。”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同时,我市还采用PPP模式,先后引进实力雄厚、管理先进的环卫作业企业到我市开展 环卫一体化工作。目前,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经开区已实现环卫一体化,高新区、度假区也即将实现环卫一体化。
为确保环境空 气质量达标,我市还在环卫清扫保洁工作中关注大气质量动态,实时开展降尘低尘作业,提高道路洒水降尘频次,控制地面起尘,严控扬尘污染,并按照市政府印发 的《昆明市环境空气扬尘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及时启动环境空气扬尘污染应急响应,按环境空气污染等级,采取相应措施,加大道路冲洗和洒水降尘力度,开 展扬尘污染控制工作。
“今年,我市将全面执行‘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标准,进一步提高道路机械化作业率,充分运用专用机械设备对道路进 行‘吸、扫、冲、刷’以及洒水、喷雾降尘作业。”该负责人介绍,其中,将特别对交通隔离栏、人行道等区域开展机械化清扫保洁,推行低尘、降尘作业方式,加 大洒水降尘力度,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同时,将全面落实环境空气扬尘污染应急工作。严格按照市政府印发的《昆明市环境空气扬尘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及 时做好环境空气扬尘污染应急工作,确保在环境空气扬尘污染达到Ⅱ级时,每日清扫不少于4次,每日冲洗不少于1次,每日洒水不少于6次,在环境空气扬尘污染 达到Ⅰ级时,每日洒水不少于8次。”
据了解,今年我市还将建设环卫信息监管平台,将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智慧城管平台等资源,探索建设 市、区两级环卫信息监管平台,将环卫清扫保洁、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等工作情况纳入其中,实现在线监管。此外,还将采取网格化城管监督员日巡查、市级专项 检查、第三方专业考评机构月检查考评等方式监督考核主城区环卫清扫保洁工作,市城管综合执法局汇总考核结果后,将通知各区城管环卫部门对存在环境卫生问题 的清扫保洁、收集运输企业进行扣款处罚,对多次扣款处罚仍不达标的清扫保洁、收集运输企业,根据各区签订的服务外包协议适时启动退出机制。
全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
在做好清扫保洁、降尘控制的同时,我市各级城管部门还以抓好整治渣运车辆泼洒污染路面、私拉乱倒等违规行为为重点,突出整治建筑施工工地、建筑垃圾消纳场、建筑垃圾车辆运输等环节,全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
市城管执法局统计数字显示,去年,全市城管部门共检查施工工地7910家次,现场督促整改406家次,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55家次,查处各类违规运输处置建筑垃圾案件3643件。
“针对施工工地渣土外运导致道路扬尘污染等影响环境卫生的环节,市城管执法局拟发或参与拟发了《关于对全市建筑工程运输车辆进行规范管理的通知》等多项 管理制度及措施,要求各区严把施工工地出口关,达不到外运条件的坚决不予开工,已开工工地存在未设置或设置未使用‘三池一设备’、施工保洁措施不到位、未 经审批外运渣土、渣土运输车辆未密闭、造成路面污染或违规行为较突出等情况的,一律停工整改。”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依托科技手段,变单一 人管模式为人管和技管的双重监管模式,克服人力执法主观因素的短板,弥补执法力量的不足,我市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正积极引入科技化监管手段,全力推广使用新 型智能环保渣土车,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去年,市城管执法局对各区渣土管理工作展开了常态化的检查、督查和考核,建立了周统计、月考核制 度,并强化与住建、环保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在空气指标达到预警标准时,及时停止渣土外运工作。此外,还于4月份、10月份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次“建筑垃圾运 输处置专项整治工作”,督促各区在渣土车辆集中通行的主要路段、问题较多路段等重要节点设置固定执法堵卡点,加大道路巡查频次、扩大巡查区域,严厉查处渣 运车辆多拉快跑、路面泼洒、私拉乱倒、违规倾倒等一系列影响市容环境及市民生活的违规行为。
“今年,市城管执法局将继续抓好施工工地源 头监管制度落实,加大执法力度,健全完善联动执法管理机制,治理各类渣土运输乱象,并按照《昆明市智能环保渣土车推广使用工作方案》要求,做好新型智能渣 土车的推广使用工作。”该负责人表示,同时也将加大检查、巡查和督查力度,不定期对各区执法情况、履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实行周统计和月通报制 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辖区整改落实。
据悉,今年我市将建立保洁企业举报监督机制,主城各区各保洁公司如发现渣土泼洒污染道路行为可自行摄像取证,交市城管部门依法督办处理,市城管部门将对举报线索进行审核立案并派遣辖区城管执法部门处理。记者孙潇报道
相关
主城区“六个百分百”严控施工扬尘
连日来,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分别制定相关实施方案,多措并举,严抓在建工地施工扬尘治理,提高主城区各建筑工地文明管理水平,持续推进昆明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坚决保卫春城美好蓝天。
五华 定期发布 “红黑榜”
日前,五华区召开专题工作会,部署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工作,针对在建建筑工地扬尘管控、渣土运输、生活性污染源管控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工作措施。同 时,制定建筑施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检查工作,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强施工扬尘治理工作。对施工扬尘防治措施不到位、造成 PM10污染的工地,一律责令全面停工整改,整改不合格不得复工。
今年1月以来,五华区对辖区在建69个项目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项 目负责人进行了培训,对辖区在建工程项目文明施工进行了巡查检查,重点对金鼎山周边工地加大了巡查督查力度,要求各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六个百分百”和“八 个必须”做好工地的文明施工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其中,21家在建工程项目被要求限期整改,并在1月以内全部整改完成。
此外,五华区结合日常巡查和监管情况,通过定期检查、考评、打分等环节,对在建工程进行综合评定,每季度定期发布“红黑榜”,以信息公开的方式加强对在建工程的监督管理。
为形成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五华区要求各在建工程项目在开工前的安全措施备案手续办理中必须编制文明施工专项方案,签订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书,明确相应 责任。同时,采取部门联动的方式不定期进行联合督查,并利用昆明市建筑工地远程视频监控平台系统,对五华区辖区建筑工地实时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责令项 目进行整改。
官渡 7个项目停工整改
为有效控制辖区在建项目施工扬尘,官渡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自1月23日起开展了为期10天的“建筑施工文明施工专项整治”工作。期间,与区环保局、区目督办工作人员组成联合检查小组,严格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对辖区内在建项目开展了专项检查工作。
截至2月1日,检查小组共抽查了90个在建项目。检查过程中对官渡区人民医院迁改工程、融城晋熙大厦、琥珀俊园A14-1号地块、子君山麓城一、二、三 标项目等7个完全未执行施工现场“六个百分百”的项目下发了停工整改指令书,要求其停工整改。其余执行“六个百分百”不到位的项目提出整改要求,要求限期 整改。
经复查,限期整改项目已有22个按要求整改完毕,其余正在整改当中;停工整改项目未整改到位的,将继续停工整改。“随着片区开发 的推进,巫家坝片区将是官渡区防范施工扬尘的重点区域。”官渡区环卫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环卫部门已全面提高对巫家坝片区的降尘作业标准,每天对片区宽度 7米以上的所有道路进行三次洒水降尘、对宽度15米以上的道路进行两次全面清洗。通过将空气中的灰尘降到路面,再进行清扫,从而有效降低施工扬尘对空气质 量的影响。
西山 强化施工现场监管
为进一步做好建筑工地扬尘管理工作,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分别召开了全区大气污 染防治工作会议、全区建筑施工工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制定实施《西山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对部分扬尘治 理不达标的建筑工地进行了集体告诫约谈。
为确保扬尘治理常态长效,西山区建立了扬尘整治网格化管理机制,成立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 筑工地“扬尘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深入排查治理辖区内建筑工程扬尘污染专项治理工作,全面推进建筑施工标准化管理和“六个百分百”精细化管理。除了 在源头上严把开工审查,注重过程中管控扬尘治理,西山还同步开展日常巡查、专项督查、重点关注,实现建筑工地全时监控、全程管控、全域协调,进一步提升建 筑工地安全管理、扬尘管控的水平。
据悉,目前西山区共有130个在建项目部。为精细化做好建筑工地扬尘管理工作,西山区还实行分类分级处置,强化夜间整治工作,并将在全区建筑工地逐步安装建筑工地扬尘监测(PM10)系统,及时掌握空气质量实时数据。
盘龙 明确具体监管责任
连日来,盘龙区对进城渣土车、施工工地防尘情况进行了抽查,并慰问了坚守在岗位上的城管执法队员。通过建立施工扬尘治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水 平,有效遏制施工扬尘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确保全区2018年因施工扬尘PM10超标造成的空气污染天数不超过4天,空气环境质量继续列入全国前十。
针对在建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筑工地,盘龙区住建局制定了专项治理方案,明确建筑工地具体整治措施和领导包保责任网格,严格督促各建筑工地全面落实 “六个百分百”等施工扬尘治理各项措施。针对拆迁项目工地,盘龙区城改局将制定专项治理方案,明确具体整治措施,督促拆迁单位带水作业,严厉禁止野蛮、无 水喷洒拆迁。针对停工工地,由各项目所在街道办事处负责安排人员力量,对工地内未硬化的裸露土体、建筑垃圾等进行全面覆盖,由专人进行巡查和维护。
下一步,盘龙区各街道、各部门将适应大气污染防治的新常态新要求,明确界定各个单位责任区域、责任工地、责任路段,明确管控、治理措施和任务,凡是在工 作过程中发现不作为、慢作为、失职渎职的,坚决追责问责。同时,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路,在必要的时候实施“跨区作战”,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 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本报记者:王恩国 邓磊 李杭蓉 罗昆娅
新闻来源:《昆明日报》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