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墙打洞”实际上是指住第一层的居民“由住改商”的现象。一些人把一层的居住用房改造成商铺,来获取住宅达不到的利益。比起正规的商用楼店铺,小 区内的房租比写字楼便宜,水电费、物业费按照住户使用标准来收费,都比较低。同时因为非常接近用户,客源会有一定保障,渐渐聚集了超市、按摩、家教、美容 等小店。这种擅自改变房屋主体结构的行为会留下不小的安全隐患,有的住户把原来的窗户敲掉,甚至破坏了承重墙;有的还加盖违建,造成交通秩序拥堵、消防通 道堵塞、楼前绿地挤占等方面的问题,让居民困扰多年。
“开墙打洞”“住改商”现象在昆明存在时间长、整治难度大,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 省、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建筑风貌,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盘龙区充分借鉴外地城市经验,理清治理工作思路,通过以消除安全和消防 隐患及扰民整治为切入点,分步组织实施,精准化治理点位,精细化工作步骤,确保“开墙打洞”“住改商”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借鉴北京经验
开昆明整治先河
思路决定出路。盘龙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在区级领导赴北京挂职锻炼期间,学习掌握北京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先进经验,将“开墙打洞”治理工作理念引入盘龙“异地培植”,在全市率先开创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模式。
盘龙区自去年10月试点开展“开墙打洞”“住改商”整治以来,借鉴北京市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涉及占道经营、整治无证无照经营、整治“开墙 打洞”、拆除违法建设和整治群租房5项行动)的先进经验,通过与北京朝阳区座谈、实地观摩三里屯街道和团结湖街道“开墙打洞”“住改商”整治工作实效,结 合盘龙实际,不断修订、完善《盘龙区“开墙打洞”“住改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由区城管局牵头,住建、规划、市场监管、环保、卫计、公安(消 防)等职能部门参与,街道办事处具体实施的工作架构;不断充实、细化《盘龙区“开墙打洞”“住改商”治理工作实施细则》,形成了“分化矛盾、分解任务;党 员干部带头、党群共商共治;宣传动员全程、执法整改保底;先清理商户违法经营,后整治违建恢复原貌”的工作思路,通过以消除安全和消防隐患及扰民整治为切 入点,分步组织实施,精准化治理点位,精细化工作步骤,确保“开墙打洞”“住改商”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根据《盘龙区“开墙打洞”“住改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全区拟通过3年时间,初步完成盘龙区主城8个街道办事处“开墙打洞”“住改商”专项治理工作。
为有效推动该项治理工作向纵深开展,盘龙区形成了 “123456”的工作原则。即:紧盯一个目标:围绕消除建筑安全隐患和消防安全隐患,恢复建筑结构 原貌和住宅使用功能,开展多部门综合治理,实现“五净(静)十无”的工作目标:五净(静),即道路洁净、墙面干净、交通清净、环境幽静、生活安静;十无, 即无开墙打洞,无违法建设,无占道经营,无无证照经营,无直管公房违规转租转借,无占用绿化公建设施,无违规用人用工,无堆物堆料,无车辆乱停乱放,无违 规广告设置。制定二套方案:街道办事处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工作总体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具体点位整治实施细化方案(一点一方案)、宣传动员工作组织、街 道领导包保责任等;区属职能部门完成行政执法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行业行政许可审查工作、相关证照取缔工作、联合执法工作、建筑恢复施工工程指导意见 等;抓住三个环节:宣传动员、调查取证、恢复原貌;做到四个一致:结构一致、材料一致、风格一致、标准一致;发挥五个作用:楼栋长和居委会的群众组织作 用、社区入户宣传和帮扶作用、街道办事处属地统筹作用、区属部门职能监管和联合执法作用、区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验收六个标准:组织机构设置健全、工作 实施方案完善、动员整治有台账有记录、组织实施无投诉无纠纷、恢复原貌无侵占无改动、治理巩固有长效有监管。
去年10月起试行开展“开 墙打洞”“住改商”专项治理工作,按照方案确定,11月完成100户治理工作、12月完成150户治理工作。截至今年1月3日,8个街道办事处共完成墙体 封堵241户,整治建筑面积7023平方米,治理临街长度1378米,消除建筑安全隐患128处,消除消防安全隐患86处,消除食品安全隐患13处,消除 市民投诉点位41处,清除侵占道路面积422平方米,清除侵占绿化面积90平方米,绿化面积787平方米,美化临街路面6811平方米。
依托“五级治理”
同居民“共商共治”
推进“开墙打洞”“住改商”专项整治,群众工作是基础。盘龙区以街道、社区“五级治理”和网格化管理为依托,突出社区“党建引领”和居民“共商共治”, 大张旗鼓开展宣传动员,宣传“开墙打洞”“住改商”的危害性及相关法律责任,收集“开墙打洞”受影响利害人的社情民意,形成政府主导、人民群众积极拥护的 良好氛围,促进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有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还需制度来保障,盘龙区政府分管领导每半月组织召开一次“开墙打洞”“住改 商”治理工作推进会,协调推动各级部门做好相关职能工作,全力保障下一阶段整治工作的开展,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按时按进度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国土、住 建、消防、卫计、文体旅游、交运、市场监管等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按照各自职责履行监管责任,责令商户变更经营场所,直至取缔证照、关停其经营行为。 同时,区城管局牵头市场监管、环保、卫计、消防、住建、规划、公安等职能部门,会同街道共同对“开墙打洞”“住改商”的临街底层商户开展联合执法,对房屋 存在安全隐患的下发变更经营场所整改书,督促尽快搬离,全面保障治理工作向纵深开展。
“开墙打洞”“住改商”治理工作是盘龙区对城市管 理工作的升化和新尝试。“开墙打洞”“住改商”治理不是简单的一封了之,其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适宜的工作生活环境。治理工作中,盘龙区严格按照 “123456”的工作原则,在对“开墙打洞”违法行动进行整治后,严格按照建筑规划恢复原状,做到结构一致、材料一致、风格一致、标准一致,并对其周边 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美化,提高居民人居环境,让广大人民居民共享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升获得感、舒适感和亲切感。
同时,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噪音、环境污染、扰民投诉、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牢牢把握住消除临街底层“开墙打洞”房屋安全、消防隐患为突破,以恢复房屋结构安全、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全面推进治理工作稳步推进。
治理与恢复并重
促进人居环境提升
1月12日下午,盘龙区召开“开墙打洞”“住改商”治理工作第一阶段总结会,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及时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会议明确,今年要统筹部署、 充分发动、广泛宣传、扩面增效;执法程序要再完善,法治支撑再强化;工作机制要再健全、再夯实,部门联动要再强化;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区城管局在今年的工作当中将进一步理顺机制和体制,让联合执法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和作用。“五级治理”在化解矛盾当中发挥积极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 带头作用,社团的工作不可忽视。要彻底治理,久久为功。一定要做到美化亮化,让群众有获得感,群众满意才是这项工作的落脚点。
今年,盘 龙区计划完成“开墙打洞”“住改商”治理任务350户。其中,拓东、东华、联盟、鼓楼街道保底完成320户,金辰、龙泉、茨坝、青云保底完成30户,各点 位按照街道上报40%,区指挥部指定60%的比例予以明确。区城管局将适时根据市两违建筑整治工作将治理任务一并列入2018年工作目标责任书进行签订。
结合去年第一批治理工作,区城管局将进一步梳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执法程序,健全完善治理工作实施细则,细化宣传动员、投诉信访等工作环节,确保治理工 作稳定无事故。同时积极探索在非主次干道开展治理工作规范行业“正负面清单”制度,在整治清除安全隐患、违法违规建筑、环境污染和扰民行为的基础上,适当 放宽相关政策,允许部分便民和服务性行业进行经营,以便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有效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按照“政府牵头,行业监管,群防 群治,疏堵结合”的原则,坚持明确责任,厘清职能职责;坚持严格审批,强化源头管理;坚持分类整治,制定正负清单;坚持注重长效,全面推进“开墙打洞” “住改商”专项整治。加强对“住改商”场所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管理,实现监管责任明确化、审批程序合法化、单位管理规范化、安全检查常态化,确保全区 “开墙打洞”“住改商”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和管控。
按照“六个标准”做好封堵商铺的原状修复工作,形成治理一片、恢复一片、绿化一片、靓丽一片,促进人居环境提升。
本报记者:罗昆娅 陈华
新闻来源:《昆明日报》A03版